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八章、弟兄战乱被冲散,巧遇老乡拉队伍(2 / 2)

张伟和老李告别了。他觉得上级领导在支持他,有很多同志在关注和帮助他。他心里暖烘烘的,他为完成上级交给自己的任务充满了力量和信心。

一天中午,张伟又来到龙岗村,他拜访了董昌恒的父母。此后这两天张伟就住在董昌恒家。昌恒还有一个九岁弟弟,现在一家三口人相依为命。董昌恒的父亲名叫董德斌,今年才五十多岁。可是岁月的煎熬使他看起来好像古稀老人,头发全白了衰老的皱纹过早的爬满了憔悴的脸上。张伟给了老人一些钱,给他家送来四十多斤小米。第二天早上,他起床后看见老人在院子里拿着斧头劈木材,就从老人手里接过斧头,帮着老人干起活来。

吃过早饭董运海来家里看望老人,老人一手拉住他一手拉住张伟给他引荐说:“这是恒儿的战友,好人呀。”他又给张伟说:“这是昌恒的过命朋友,是他救了昌恒。不然恐怕他早就不在人世了……”说着老人哽咽着说不出话来,不知是难过还是感激。

张伟笑着说:“以后咱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,谁要欺负咱们咱们就和谁战斗。”

老人往屋里拿凳子了,张伟趁这个时间把昌恒牺牲的消息告诉了董运海。董运海两眼圆睁,大喝一声说:“昌恒把钱程那个汉奸杀了,他死了活该,那是他自找的。俺恒哥……”

张伟说:“你不要大声嚷嚷,现在老人还不知道昌恒已经牺牲的消息。”董运海一瞪眼把剩余的话咽了回去。

老人掂过来两个凳子,让他俩坐,他扭过脸问:“运海你说你哥咋了?”

张伟把话接过来说:“他说昌恒在部队里干得很好!”

董运海点点头说:“是,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
接着张伟说:“现在也没有外人。咱们穷人要不受欺负,赶走小鬼子,就必须拉起自己的队伍。”

董运海说:“请问你是不是想拉队伍?要是,我就跟你干。”

张伟说:“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
董云海把手一拍笑着说:“可算是有咱自己的人了。”

张伟说:“咱们到屋里说,外边天要下雨了。”

他们几个来到屋里,张伟说:“我就是要组织起咱们自己的队伍,运海咱们想想看还有谁愿意跟咱们一块干?还有,咱们动动脑子,看咱们队伍的落脚点放在那里比较合适?”

董德斌老人说:“北边十来里地就是白云山。在白云山大山里边有一个林川村四面环山,那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。”

张伟走到董运海的身旁说:“你今天有事没有?”

董运海站起来说:“没有。”

张伟笑笑说:“那咱俩到那里看看,咋样?咱去吧?”

董运海指指肚子说:“路也不近,咱俩最好带点干粮去。”

德斌老人听后,从篮子里拿出剩下的几个黄馍。顺手把那几个黄馍装进一个破提兜里,走过来递给张伟说:“早去早回,这是给你们俩准备的干粮,不太好。”

张伟接过干粮说:“咱都是穷苦人出身,没那么金贵娇气,老伯!”

张伟跟着董运海向白云山走去。

我三叔回家在本村和陈家营镇招集了十一个人。其中就有我们村的岳中平,岳中平是岳普耀的孙子。岳普耀老爷子一听说我三叔要为抗日拉队伍,就把自己的孙子岳中平领来交给了我三叔。这里边还有连凯和连元兄弟俩。他俩为了给妹妹和姐姐报仇,他俩一听说我三叔要拉队伍抗日非要来不可。他们在第七天头上赶到了龙岗村东头的小饭馆。张伟在那里等候。

张伟看到我三叔带了这么多人,心里十分高兴。这一方面说明我三叔他是一个可靠的人;另一方面有了新的抗日的力量。正在这时连凯过来捶了张伟一拳,他说:“小伟,是你啊!”张伟看到是自己村的连凯,他握住连凯的手说:“咱们是一个村的,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,见到你真高兴!”

我三叔说:“别光顾得高兴,说正事。”

张伟说:“这几天我在这边组织了十三个人,这么多人得有一个可靠的落脚点。龙岗村随时都有可能有鬼子和伪军出现,咱们得要在天黑前赶到白云山里林川村。我在那里已经都安排好了。”

我三叔想你抗日我就跟你干,你骗我我把你干掉拉着队伍上山自己干。张伟和我三叔率领着这十一个人的队伍在天黑前赶到了林川村。

董运海带领着十二个人迎了出来,张伟看着新组建的队伍。都是些大刀棍棒长矛,他既兴奋又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又过了两天一大早老李来了,他带来了上级的新的指示。老李说:“经过组织调查,岳庆龙可靠。他早年在临山市中学读时,就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学生运动。组织上让你自行解决武器,尽快把队伍武装起来。还要求你们抓紧时间训练提高战斗素质,配合山里的反扫荡。这是上级给你的信。”

张伟把信看看将信烧了,老李吃过早饭就回去了。

过了龙岗村往东北大约十来里地就到了白云山。翻过一架山梁,走过一段茂密的树林突现在人眼前的是一个盆地。盆地周围是干涸的河流,河流旁边是高山。南边的一条河通过山涧流出大山,这条河在夏天山洪下来时才有水。过了这条大大小小石头高低不平的干河,是一条大路,路北是一个村庄,村庄北边的地里种着庄稼。盆地中这个村庄就是林川村。林川村大约有六百来口人。他们一行人在村里住下。

已经过了清明十来天了,田里的小麦快要抽穗了。在夕阳的照耀下绿油油的小麦随风摆动格外喜人,晚霞把西边天空染成了红色。我三叔和张伟在野外散步,他俩边走边说着话。张伟说:“不瞒你说,我是受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和***政委指令实施天女散花方案的,也就是拉队伍配合主力作战。为了实施这个方案邓政委亲自抓这项工作,我是从陈赓旅长率领的三六旅抽调出来的。当时我们一共来了两个人,那个同志名字叫董昌恒,是副连长。在风云县南关我们路过日寇一个检查站时,不幸被一个认识他的鬼子翻译官认出。那位同志为了掩护我走过管卡,他和这个人虚与周旋。他看到我安全了,在摆脱敌人无望时掏出枪打死了那个汉奸。日军冲了过来他连开数枪,打死了好几个鬼子。后来他没有了子弹,他拾起被打死鬼子扔在地上的步枪和敌人拼在了一起。他连中数枪,最后他刺死一个正面敌人,背后被鬼子的刺刀刺中牺牲了。”说到这里张伟眼里流出了泪水,他对我三叔坚定说:“我们一定要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,让烈士的血不能白流。”

他停了一下继续说:“新近我已经和上级取得了联系,上级批准了我的建议。咱们新成立的白云山游击大队由你担任大队长,我任政委。”

这时我三叔才知道张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。我三叔看着太阳对张伟说:“老兄。”

张伟说:“以后咱们相互称呼同志。”

我三叔说:“好,同志。在夏至时太阳偏向西南,在冬至时太阳偏向西北。从山上那块大石头到半山坡那棵大树,参照物两端的直线距离我看有三百来米。这个差距看起来很平常却带来夏冬两季两种白昼长短的较大差异,也预示着我能力上的差距将会导致行动结果很大的差距。我尽管对抗日是满腔热血,可让我带领这支队伍,我还是力不从心哪!”

张伟看着西边的太阳笑着说:“谁也不会生而知之,我看你能行。”我三叔暗自思忖,我能行吗?……

晚上张伟和我三叔商定游击队下设三个小队,每一小队个人。董运海任第一小队队长;中平任第二小队队长;连凯任第三小队队长。张政委说:“眼下我们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搞到枪,武装壮大自己。”

接着他们召开了小队长会议,张伟和我三叔和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。

董运海说:“咱们的队伍成立了,咱们先把龙岗村的钱永顺和钱奏干掉。用他俩的血来祭大旗。”

张政委笑着说:“我们坚持的是全民族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。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,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。因此只要钱永顺不与抗日作对,不与人民为敌,我们就不能消灭他们。”

中平说:“你的意思我明白,就是咱们中国人要抱成团形成一个拳头打击鬼子和汉奸。”

连凯说:“政委说话和以前是大不一样了,以前你在家时还说不过我呢。咱们部队真锻炼人。”

张伟说:“白云山游击大队正式成立了,咱们是插在敌人心脏里的一把钢刀。眼下咱们的当务之急是搞枪,武装壮大自己。我们已经不是拿着锄头的老百姓了,要强化纪律。我们要团结起来形成拳头,瞅准时机狠狠消灭敌人。下面请咱们的大队长讲话。”

大家都鼓起掌来,我三叔脸红了他知道自己寸功未立。大家既然这样看得起我,我得好好努力。张伟指指自己的嘴巴示意我三叔说两句。

我三叔说:“咱们的队伍才成立,我们要想法搞枪。还要抓紧训练,提高战斗力。”张伟看着我三叔满意地点点头。

他们又商量了一些具体工作,很晚会议才结束。

这正是:同甘共苦拉队伍,迫在眉睫搞武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