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1150章 十字军的使者(1 / 2)

沿着咸宁海西岸,约翰.蒙特跟着虞允文一行人回到了玉里犍城。

这里曾经先后被粟特人、波斯人、突厥人所占据,在花剌子模地区的战事大致结束后,岳飞便一直驻守在这里,于是这座古老的、充满了各个文明风格的城池,便增添了些华夏风采。

比如城外多了几处汉军兵营;比如出城向外延伸的道路数里之间,两侧多了些中原风格的木亭以供来往行人商队们休息;比如玉里犍城外的河流上多了两座汉式风格的廊桥。

汉军的旗帜飘扬在城头,代表着投降汉军的波斯旗帜则矮了一头。

能够被富尔克一世挑选作为使者,约翰.蒙特有一个很特别的才能,那就是他的语言天赋非常出色。

在这个时代的欧洲,天主教下的牧师群体几乎可以与学者等同,所以约翰.蒙特对于宗教神学、辩论学、逻辑学、历史学等都很精通,这让他与虞允文有了许多的共同语言。

只不过他与虞允文的交流,是要通过两次翻译完成的。约翰.蒙特会拉丁语,也会一些犹太语,便通过汉军雇佣的一名可萨人居中翻译为波斯语,再由一名汉军通译官翻译为汉语。

如此翻译转述,交流的信息难免失真,但经过了前期的磕磕绊绊之后,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便愈发顺畅了起来。

约翰.蒙特甚至有兴趣向虞允文学了些简单的汉语词汇,只是中原王朝疆域过大,各地方言差异性很大,所以凡朝廷官员,都要接受官话培训,本朝的官话自然是继承前宋,以中原官话为基础。

所以中原官话与唐朝及以前一直推行的河洛雅音还不尽相同,虞允文是四川人,于是约翰.蒙特学会了汉语词汇发音,就带了些蜀地口音。

玉里犍城的规模再次引发了约翰.蒙特的惊叹,他和他的随从们就像是第一次进城的乡巴佬一般,双眼充满了好奇与敬畏,不住发出感叹。

玉里犍城的防务已经由汉军全面接管,虞允文便为他安排住在了驿舍,然后去向岳飞复命。

听闻又有个海西小国的使者前来请求拜见,岳飞只觉得脑袋有点儿疼。攻下玉里犍城之后,花剌子模地区几乎就正式成为汉军的势力范围。

波斯人虽然在呼罗珊地区也有分布,但呼罗珊在黑衣大食、塞尔柱王国时期都是一个行省,属于一个很宽泛的地理概念,如今呼罗珊地区实际上被伽色尼王国以及数个小苏丹国瓜分了,零零散散分布着许多自治城邦。

西域宣抚使薛弼也已经接到朝廷的命令,朝廷会派出特使,协助他和岳飞一同召集西域诸城邦国家的首领们开会,由朝廷做主,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。

这个消息传出后,西域诸国、诸部落的使者纷纷簇拥而来,都希望在汉军的武力支持下,将自已的地盘彻底确定下来。

所以岳飞入城之后忙碌得不可开交,他要首先稳住汉军在花剌子模地区的核心利益,也就是维护商道的通畅和安全,还要处理这一地区错综复杂的波斯人、突厥人等诸多民族之间的关系。